carol-poster  

    因為愛你改編自派翠西亞•海史密斯的小說鹽的代價。老實說,我實在不喜歡這個片名,要不是知道它的原著,不然我對這部片恐怕會一點興趣也沒有。好啦!這不是重點,我主要是想聊聊這部電影。首先,身為書蟲,我對一切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影都抱持著「既期待,又怕受傷害」的情感,更不要說是我喜歡的書了。電影由於篇幅等問題,往往無法把小說所傳達感情和意像表達出來,例如偷書賊,儘管電影也頗為出色,但還是有些細節部分無法充分表達,實在可惜,在加上原著中對於特芮絲心理轉變細膩的描寫,也不容易以影像表達。所以,我在觀影前有些疑慮,不過,觀影後,我必須說,我的疑慮是完全多餘的,這部電影的精彩完全不輸給原著。

(現在我要大略介紹劇情,知道劇情的讀者可以跳過這一段)

    特芮絲是一位不善拒絕他人的年輕女孩,她在一間百貨公司當專櫃小姐,夢想成為攝影師,她有位叫查理的男友,但她並未真心愛他。故事開始,在聖誕節前夕,特芮絲在百貨公司裡偶然與美麗的卡蘿相識,卡蘿此時正與前夫哈吉爭奪女兒監護權,兩人萌生愛意,之後,特芮絲與卡蘿踏上前往美國西部的旅程。而於此同時,哈吉為了收集不利卡蘿的證據以奪得監護權,於是雇用一名私家偵探,悄悄跟蹤她們……

    我看完電影後又回去翻鹽的代價,這是我的習慣,對比原著和電影的不同,嗯,真瘋狂,不是嗎?基本上電影並未做太大的改編,只是把原作中的順序法改成倒敘法,不過人物方面去做了有趣的更動,原著中特芮絲夢想成為舞台設計師(我知道我一直打岔很煩,但我還是要說,這職業真酷,設計師誒!還是舞台設計師噢!)電影中特芮絲則想當個攝影師,有一天,她一位在報社工作的記者朋友問她都拍些什麼,並表示自己喜歡書寫人,特芮絲回答她覺得拍人有點侵犯隱私,接著這位友人就講了一堆什麼人與人互相吸引、你應該多拍一些人之類的話,之後特芮絲開始拍人,而她拍的的一個人就是卡蘿,透過這個動作,再加上魯妮瑪拉這位優秀的女演員的演技,原著中特芮絲對卡蘿的那種癡迷就被帶了出來,躍上螢幕,變得活生生。

    而片中也跳脫了原著中以特芮絲為主觀敘述(小說雖是第三人稱,但都以描寫特芮絲的情感為主),增加不少卡蘿的戲份,例如原著中,卡蘿發覺偵探跟蹤竊聽後,隨即返回紐約跟前夫爭奪監護權,然後寫信和特芮絲分手,電影則多了卡蘿與前夫在庭上的爭執,卡蘿表示自己與特芮絲關係出於自願(別忘了,五零年代同性戀被視為精神疾病)只求前夫給予探視女兒的權利,雖然此舉讓卡蘿在原著中的驕傲和神秘感削弱不少,但能讓觀眾更充分感受的這個角色是個有血有肉的「人」,而非特芮絲近乎崇拜的「女神」。

    有人說,《因為愛你》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,無關乎同性戀,我認為,這不但是一個愛情故事,同時也是個成長故事,我們看到一個怯懦的女孩,重新油漆了房子、換了髮型、找到了人生目標,不再是那個schoolgirl,她知道自己要什麼,她要的是卡蘿。

    我在看《因為愛你》時,除了想到《鹽的代價》,也想起傑克·凱魯亞克的《在路上》。這兩本書雖然訴說著不大相同的故事,卻同屬公路文學,《鹽的代價》被視為最早的公路文學,《在路上》則是公路文學的經典之作。這兩本書,同時訴說著迷惘的人們踏上公路,去追尋愛情又或是迷失的人生方向,並拋下過去的束縛與不安。旅途歸來,他們又是一個全新的自我,踏上另一條"公路",開始新的旅途。

    迷惘的人們,上路吧﹗

arrow
arrow

    故事收藏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