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    馬克白﹥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,也是他最短、最受歡迎的悲劇。在看電影前,我雖然有聽過過馬克白的故事,但早忘得差不多了,而且也沒看過原版舞台劇,所以以下所寫,都以我於電影所見為主。

   ﹤馬克白 ﹥的故事說的是驍勇善戰的葛萊密斯勳爵馬克白,在平定叛亂之後,與班柯將軍遇到了三位女巫。第一位女巫稱他為葛萊密斯勳爵,第二位女巫稱他為考特勳爵,第三位女巫稱他為未來的君王,並對班柯說,他與王位無緣,但他的子孫將成為一國之君。

    當女巫們離開後,一位使者就出現說,原本的考特勳爵是叛徒,已經伏法,而馬克白則取而代之,被任命為新的考特勳爵,印證了其中一個預言。馬克白事後寫信告知妻子女巫及其預言,馬克白夫人在馬克白回來後即慫恿馬克白殺掉鄧肯王,以掌王位,而馬克白在妻子的慫恿及挑釁下,於當晚宴會結束後痛下殺手,並取得王位。

     

 

 

     取得權力後,馬克白隨後下令謀殺班柯與其子,以防班柯的子孫稱王的預言實現,但班柯之子弗里恩斯卻僥倖脫逃。在後來一個宴會上,馬克白竟看到了班柯的鬼魂,但只有馬克白一人能看見。馬克白開始大發脾氣,最後宴席不歡而散。之後馬克白再次去拜訪了三位女巫,她們要他留心勳爵麥克德夫,並告訴他沒有女人所生下的人可以擊敗馬克白。後來,馬克白得知麥克德夫流亡於英格蘭,遂下令佔領麥克德夫的城堡,並殺害他全家。麥克德夫得知此事後悲憤不已,並與鄧肯之子馬爾肯結盟。而馬克白夫人則因目睹馬克白濫殺無辜,悔恨交加,自殺而亡。故事最後,馬爾肯與麥德夫帶著英格蘭的援軍,前來與馬克白決一死戰,在戰場上,馬克白與麥克德夫經一番打鬥後,告知麥克德夫,自己不會死於女人所生之人,而麥克德夫則回,他是母親剖腹所生,隨後殺掉馬克白。

    故事發展至此,我發覺兩樣我以前聽故事時沒注意到的事,首先,是馬克白的內疚,他為了掌權,卻落得被良心所譴責的下場,不禁令人感嘆人對權勢的貪婪,歷史上的獨裁者們是否也是如此呢?希特勒是否也感到愧對於羅姆?史達林是否也對被自己清洗的革命同志感到悔恨?第二點是,影片的前半,我一度認為,這是另一個伊底帕斯的故事註1馬克白的悲劇是命定的,即使他試圖改變預言(殺害班柯父子)也是徒勞,但後來我發現我錯了,馬克白的悲劇是自己造成的,或許他受女巫預言的蠱惑,或許他受到妻子的慫恿,但最終的決定權依然在他手上。

 

「權力不會改變一個人,它只會顯現一個人真正的自我。」(烏拉圭總統 何塞‧穆希卡)

   

     人們常說:權力使人腐敗。事實上,腐敗人心的是貪婪,早在馬克白為奪權而萌生殺意時,他就腐化了。女巫預言馬克白將成為國王,但弒君篡位,殺害班柯和麥克德夫家人都是馬克白自己的決定,是他的猜忌造成眾叛親離的局面,是他選擇了自己的命運。

   ﹤馬克白這部電影,導演用磅礡壯闊的鏡頭在觀眾前呈現故事的舞台,演員的演出也十足精彩。在電影最後,馬爾肯當上新的蘇格蘭王,而鏡頭隨即切換,在血紅的夕陽下,班柯之子弗里恩斯來到馬克白的屍體旁,並拿走他的寶劍,隨後向遠處奔去,最後消失在被夕陽染紅的霧中。記得女巫的預言嗎?班柯的子孫將君臨天下,消失在血色迷霧中的弗里恩斯是否也如馬克白,最終也墮入如霧般撲朔迷離的血腥爭奪?

 

註1(有興趣請參考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C%8A%E5%BA%95%E5%B8%95%E6%96%AF%E7%8E%8B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故事收藏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